关爱服务热线
  • 联系电话:0871-4119400
  • 联系QQ:2641520521
  • 请有关部门和广大网友向关爱QQ提供信息
当前所在位置:首页 >> 关爱新闻
  不要以“求收养”误导公众
发布时间:2012/5/31 11:00:13 
 

         不要以“求收养”误导公众

今年3月,云南女大学生王云军到有关媒体求助,希望找一个条件较好的家庭收养自己,在媒体上搞得沸沸扬扬,甚至还到省外电视台,声泪俱下述说,引起社会很大的轰动。同情者有之,谴责者有之,一个人的行为驱使舆论的导向,使自己一下子变成公众人物,真可谓用心良苦风头出尽。很多人用尽了九牛二虎之力也难出头露面,甚至辛苦一生仍默默无闻,王云军不费吹灰之力,一个求收养,就在社会上大展身手,收养她的家庭断断续续与她联系,她与这些家庭讲条件、谈需要,就像是在作一种交易。

她称自己求收养因为父亲早年去世,而其父2009年才去世,还说母亲被查患有骨质增生异常综合症,医生说没有多少时间了。因不堪重负,才希望找一个新的家庭,帮自己渡过难关。

我们见到了她的母亲,她说最近到云大附一院检查,医院没有下什么结论,只是说有点贫血,由此足以说明没有大的病症。看她母亲的样子,精神不错,所谓医生说活不了多长时间,不攻自破。

她母亲说,她读书时,有企业捐助,有老师捐助,她父亲生病去世时也有企业捐助,考上大学后仍有企业捐助。她偿到了捐助的甜头,一有捐助,心理就有好的感觉,生活也有改善。

我最近看了一篇报道,一个山里贫穷的孩子得到好心人的关心,接到城里的家中来玩,这家父母带着他和自己的孩子吃肯德鸡、麦当劳,也见了些世面。这个孩子回去后,见世面的事早忘了,肯德鸡、麦当的味道却在心里扎下了根。家里虽然穷,但还有一点小钱,他每天一角、两角拿钱,拿到能买肯德鸡时就悄悄去买来吃。施善心是好事,但要讲策略,要注意被施者的心理,否则害了别人。施善不仅是经济,更重要的是精神,尤其是奋发向上的精神。如果只为得金钱,只为享受,施善可能把被施者引向绝路。

这个女大学生和她的母亲接受了很多善,她们应当感恩才对,应该用自己努力和付出报答社会才对,应该自立自强为社会多作贡献才对。但这个女孩迷失了方向,她妈也在纵容,口口声声说要听她的话。其实她家有田地种,还养了猪、鸡等,家里的生活没有多大问题,自己的问题自己完全可以解决。

她为什么要求收养呢?一语道破天机,她说子女孩子最好的年纪就是18岁到25岁,我不想在这样的花季四处奔波,况且这几年我吃的苦已经够多了。其实就是想不劳而获,一个年轻人不想奋斗,不想努力创造财富,是在毁灭自己。一个好心人说得好,你现在已经21岁,超过18岁就应该有自己的人生规划,而不是依附于别人。

有的网友说,悲哀,对国家是悲哀,对她本人是悲哀,虚伪,虚荣,极度的自私表现。如果你出生在50年前,你一定会背叛到日本去,家庭都能背叛还有什么不能背叛的?对你未来的孩子、丈夫也是悲哀,有奶就是娘。

还有一个与她熟悉的人说,这样的人简直就是好逸恶老,贪图虚荣,文中写的很多事情其实根本就不是那个样,我和她既为高中三年同班同学又为同村,家隔不远,她学校里过什么日子我们都是知道的,那么多人帮助她,免这费那费的,还有什么助学金什么钱都给她,她的日子其实比一般人过得优越多了,我作为知情人真的很鄙视她的行为。

这些话虽然有点重,但苦口良药,王云军应该警醒。如果再执迷不悟,不仅害了自己,害了母亲,对社会造成不好的影响,还会误导他人,误导舆论,误导公众。王云军同学,走好自己的人生路吧,你的未来需要你去努力!

 

主管单位:云南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    承办单位:云南省远望文教发展中心

Copyright  2012   云南省远望文教发展中心  All Rights Reserved.  滇ICP备0000000号

地址:云南日报  电话和传真:0871-4119400 15969587330 13529025002

技术支持:昆明网翼通科技有限公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