怎么让孩子主动学习
一般情况下,如果你问孩子,学习是为了什么,大多数孩子给出的答案都差不多。我想为了考上大学。
孩子们给出这样的答案,通常就表明他们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。不是为了父母高兴才不得不学,就是因为别人学所以自己也学,这样很容易使学习失去动力。
遇到这样的情况,先向自己提几个问题,给学习设定一个目标,才能发挥自己的能动性。
在自己设定好了目标的前提下再去学习,就可以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——是为了达到这一目标,我才学习的。
而且,也要明确意识到,我现在所学的所有知识,都是为了将来能实现自己的梦想所做的积累。有了这样的想法后,学习起来才不会枯燥乏味、失去动力。
下面我们来看看,有关基本学习方法的差异。
现在很多学生包括家长都不知道什么叫学习方法,觉得学习方法就一个——“努力”。对于学习本身,也没有什么具体的计划,其实就是处在一种漫无目的的状态下。令人遗憾的是,花在学习上的时间却没有和成绩成正比。
相反,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学生,自己会总结学到的知识,且把自认为还没有熟练掌握的部分挑出来重新学习,这样做就是在运用很系统的学习方法了。
这种系统的学习方法,可以有效地节省时间,提高学习效率。
利用这种方法来学习,学习效果会有很大的改善,对孩子来说,也可以改变他原有的学习动机。
那么,为了让孩子更主动地去学习,应该怎么做呢?
一、培养学习动机
为了培养孩子对学习的主观能动性,最需要的是要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,还要有明确的学习动机。
为了培养孩子的良好学习动机,最先要做的就是确立目标。
当孩子有了对未来的畅想以后,为了帮助他实现这个梦想,父母可以与孩子一起制订一个计划,以便达成目标,这样孩子的学习自主性自然也就提高了。
在这个过程中,父母就要扮演指导者的角色。
另外,也要对孩子现在的水平有一个客观的了解。
如果目标定得过高达成不了的话,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,也会让他们对学习失去兴趣。
所以,要了解孩子到底喜欢什么科目,不喜欢什么科目,对哪些学习内容觉得困难、吃力,然后找到帮助孩子的方法。
这样对孩子进行了全面的了解之后,再有的放矢地去帮助孩子,才能让孩子在不失去学习兴趣的前提下,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去学习。
二、制订学习计划
就像前面我们提到的,上了很多辅导班,成绩却没有起色,这有可能是由于孩子的时间被安排得过满,没有一点时间可以让孩子自己灵活掌握。
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,培养起孩子的学习动机后,就要切实地开始帮助孩子制订可行的学习计划。
制订学习计划的第一步是在确定大目标的前提下,具体分成几个阶段来完成。
这样制订出来的计划,虽然刚开始的时候会觉得很吃力、不太容易,但一旦执行起来,就会发现对培养孩子的学习动机有很大的帮助。
三、评价学习方法
所谓学习评价,是指每天都给孩子的学习态度进行评价,并检查孩子有没有按照
学习计划好好学习。让孩子自发地评价自己的学习结果,可以让孩子更准确地知道自己哪里还存在不足,也能激发他对学习的兴趣。
自我评价不要过长,最好控制在3~5分钟之内。
我们让孩子评价的目的,是为了让他检查自己制订的计划是不是都做到了,如果在这个环节上浪费太多时间反倒有点本末倒置了。
所有的孩子都有成为了不起的大人物的梦想。但是因为不知道具体该怎么做才能实现梦想,所以,大多数孩子的梦想都搁浅了。如果觉得孩子的梦想确实具有可行性,那么就先让孩子明白,想要成功,除了目标和运气之外,更需要毅力。设定目标,然后自己一步步朝着目标去努力,只有这样才能让你真正实现梦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