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爱服务热线
  • 联系电话:0871-4119400
  • 联系QQ:2641520521
  • 请有关部门和广大网友向关爱QQ提供信息
当前所在位置:首页 >> 关爱新闻
青少年的幸福乐园
发布时间:2012/6/16 9:30:09 
 

青少年的幸福乐园

近年来,昆明翠湖社区想孩子之所想,帮孩子之所需,解孩子之所困,努力为孩子们服务,建立“假期生活体能馆”、“法律援助维权站”、“青春家园”开展星期六有话大家说,雷锋精神照我心、道德银行践我行等活动,活动形式多种多样,活动内容丰富多彩,组织工作生动活泼。孩子们兴高采烈而来,喜气洋洋而去,在活动中尽情享受欢乐,努力吸收新鲜知识,不断扩大朋友队伍。翠湖社区成了他们的乐园,成长的家园,也成为团中央基层团建示范点。

随着历史的车轮,翠湖社区已进入新世纪,外来务工的人越来越多涌入翠湖社区,他们的子女已从乡村进入昆明都市,人虽在城市,但生活、学习习惯都被打破,难以融入都市。有的孩子在街上乱跑,有的无人管理。

对孩子们的处境不能不管,对孩子们的行为不能不问。社区组织将孩子们的问题提到议事日程,一致认为不能放任自流,一定要为孩子们办点实事。并决定利用假期和周末将孩子们组织起来,一方面收收他们心,让他们得到安宁,同时使他们学到知识,获得快乐。

   当初很多人都不理解,不知道社区要干什么,没有人来参加。社区支书马杰亲自带领干部,走街串户,以心服人,以情动人,以行动带动人。2008的“假期生活体能班”,真是功夫不负苦心人,在社区领导的精心工作下,30多个4到12的孩子就前来参加培训,在昆明就读的大学生志愿者也纷纷到体能班为孩子们服务。带孩子们到青少年科普基地,朱德故居,讲武堂,参观学习。教孩子们学习电脑应用,学画画,学“兴趣英语”等等。孩子们增长了知识,交了朋友,获得快乐和幸福。

 去年,社区又开办了“道德家园”活动,为孩子建立“道德银行卡”有30多位孩子参加了活动,他们做好事、尊老爱幼、帮助他人,积累自己的精神食粮,道德财富,道德素养不断增长。涌现出了不少道德楷模,有的做了很多好事,有的主动帮助父母做家务,有的积极组织活动。李浩雯、吕思逸、李安南、王梓芊、王秋菊等同学者成为了道德模范,受到了表彰。

   与此同时,有的孩子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。17岁的龙龙曾受家庭的困扰,一度不认妈妈。龙龙的父亲因聋哑残疾,龙龙出生不久,妈妈就离开了家,后又因贩毒被判刑入狱。龙龙从小没有母亲,长期缺乏母爱,而父亲又是残疾,与龙龙沟通困难,龙龙生活在孤独苦闷之中。当妈妈获假释回家后,龙龙心里一见到妈妈心里就直打鼓,我为什么有这样的妈妈,比见陌生人还难过,躲妈妈,逃避妈妈,抵抗情绪十分严重。龙龙的心越来越封闭,越来越不与家人说话,整天与狗为伴,身上脏得不可开交。

妈妈回来一年多的时间,龙龙一直生活在痛苦之中。龙龙的奶奶看在眼里,急在心里,来到翠湖社区。流着泪向社区主任诉说,马杰主任也感同身上,非常动情地说:“一定要将孩子拉回来,要让孩子回家,一定要从心灵深处关心他。”

  一份深情就有一份心收获,社区想方设法帮助龙龙,为龙龙办舞会,过生日,买生日礼物,到龙龙家走访。用亲情感动龙龙,作情意打动母亲,让母亲从心里主动与龙龙贴近,肢体与孩子接近,生活上关心孩子,讲心里话,讲离开孩子的痛苦,讲思念孩子的心情。孩子的心里的坚冰一点点地融化,孩子封闭的门一点点地打开。一家人终于走在了一起,和和美美。当马主任看到龙龙穿得干干净净,一家三口相互牵手的时候,不由得心里激动万分,眼里涌出了滚滚热泪。

 龙龙的变化让我们看到了孩子成长背后的艰辛,但这只是翠湖社区孩子们健康成长的一个缩影。在社区孩子们的进步突飞猛进,孩子们的快乐日益增长,社区已成了他们幸福的家园。

 

主管单位:云南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    承办单位:云南省远望文教发展中心

Copyright  2012   云南省远望文教发展中心  All Rights Reserved.  滇ICP备0000000号

地址:云南日报  电话和传真:0871-4119400 15969587330 13529025002

技术支持:昆明网翼通科技有限公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