平平常常才是真
朱自清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大师,他的很多作品生动而流畅,平实而深刻,娓娓道来而又引人思考,平平淡淡而又让人读而不厌爱不释手,使人从中获得思想的升华,情操的陶冶,人生的感悟,艺术的享受。生活中他也是一个很平实的人,他在春晖中学任教时,有一个学生写道:“他(指朱先生)是一个肥而且矮的先生……近右额的地方有个圆圆的疮疤……最可笑的,就是他每次退课的时候,总是像煞有介事的从讲台上大踏步地跨下去,走路也很有点滑稽的态度。”朱自清先生看后暗自好笑,私毫不责怪学生,反而大加赞赏,在作文下面画了许多双圈,并在课堂上读给大家听,向同学们推荐他,称赞文章的描写符合实际,让人读后如见其人。
北京师大附中的数学老师程廷熙为人谦和,教学数一数二,学生对他的教学非常佩服。他与学生相处十分融洽,有时学生还给他开点小小的玩笑,称他“程大鼻子”。一天上课前,有个学生在黑板上画了程先生的漫画,突出了他的大鼻子。程老师刚走进教室,全班同学就忐忑不安,生怕程老师雷霆大怒,大家都等待着急风暴雨的暴发,谁知程老师站在讲台前,歪着个脑袋对着黑板一边看一边笑,还操着皖南口音评论道:“嘴太小,鼻子太弯。”同学们哄堂大笑,紧张气氛一下子松弛了。
朱先生和程先生的行为使我深为感动,很多人都被自己的本来面目所遮蔽,当有人与自己无意开点玩笑时,就好象损害了自己多大的面子,认为人家有意与自己过不去,如临大敌没完没了。曾记得我上中学时有个数学老师,常对学习不好的同学讽刺挖苦,这些同学对他不满,就在黑板上画了一幅漫画,尖脑袋长脖子,漫画下写了一个数学等式:X+Y=bai(我们那里称bai为瘸腿的意思),老师一走进教室就看见那个丑态,立刻龙颜大怒,拍桌子打板凳,这是哪个畜生干的,骂声震耳欲聋,他大叫大喊地吼到,今天不抓住这个人,就别想再上课了,大家诚惶诚恐惊恐万端,一堂课就这样在打闹和吵骂中过去了。课后他找了班主任又找校长,非要抓这个人制罪。在强大压力下,这个同学被抓了出来,做了检讨又在全校师生面前亮相。这个同学本来是出于好奇,没有什么用心,但老师认为天要垮下来了,要力将胜勇追穷寇,打他个落花流水,他只有束手就擒,结果体面丧失、破罐破摔。后来他参加抢劫、群奸群宿,在国家严打犯罪时被处决。这个老师不象朱先生和程先生那样坦然面对,随意而为,因此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悲剧。
更有甚者当有人善意指出自己身上的毛病和错误时,就马上不高兴,要么痛恨别人,要么为自己申辩,要么将仇恨记在心里寻机报复,制造很多事端。当人们对自己说恭维话时,不管这话是否符合实际,是否出自内心,即使是违背自己的心愿,或无中生有,只要好听,都全盘接受,而且欣喜若狂不能自己。君不见有一些老师,学生只要稍微说了几句不中听的话,什么手段都使得出来,轻则给你难看,使你不好过。重则打骂或是经常给小鞋穿,学生心灵深处受到很大的伤害,有的甚至不能自拔影响一生。有的家长为了体现权威,孩子说出了他们的问题就大为不满;或是孩子与家长有不同见解,就示为大逆不道,采取各种手段打压孩子。他们不知道因为自己的所谓架子,使孩子无所适从,深深刺伤了孩子的内心世界,影响了孩子的成长。其实人人都会有错误,人人都会有不足,人人都不是完人。如果我们都能看到自己的本色,既知道自己的有利一面,又能看到不足的一面,不加粉饰,不需做作,除去虚华,除去浮燥,踏踏实实地生活,平平常常地做人,人就自然而然地活得自在,活得坦然,活得快乐!
联想到现在很出名的余丹,使我颇有感悟。余丹很有才华妙语连珠,上百家讲坛前就是出众的人物,很多人都佩服她。但她的表现欲望,她注重外在的东西,使她活得也不是那么自在。我去美国探亲时,在网上看到一则报道,她的学生自杀,她匆匆赶到,也流了一些眼泪,但不到半个小时,又匆匆走了,留下她无比悲伤的学生和可怜的逝者。在面对面的节目中,她说话咄咄逼人,好象她是主持人,王志成了嘉宾,时时抢占话头,表现自己。节目过后,王志说,于丹是个强势人物,我没把她的话关住。由此可见,她内心深处认为自己就是一个了不起的人,是一个至高无上的人,因此她很在意自己外在的一切,在意自己的风头,在意人家对她的评价。处处表现自己,处处以名人、高人自居。相反却失去了平常心,失去了怎样做一个平凡的人,她恐怕活得有点累。
居里夫人天下闻名,她获包括诺贝尔奖在内的奖励百次以上,但她不看重名利,对于奖励淡然处之。一天,她的一个朋友在她家作客时,看到她的女儿正在玩英国皇家学会刚颁发的金质奖章。感慨万端地说,居里夫人,要获得英国皇家学会的奖章是很不容易的事情,为什么让孩子玩呢?居里夫人满脸微笑,意味深长地说,我没把这个奖章看得很重,我想让孩子从小知道,荣誉就象玩具,只能玩玩而已,绝不能永远守着它,否则将一事无成。居里夫人的话使我从中悟出了很多东西,一个人不能为名所困,不能为钱所困,不能为情所困,不能为所有外在的东西所困,摆脱了种种束缚,人才不不会受心灵的煎熬,这样的活法是多么的快乐啊!
全国道德模范吴天祥,他的事迹使人感动,但他活得也很累。他获奖后,曾向记者坦言,我为了做好每一件事,为了保持这一荣誉,小心谨慎,生怕做错事。作为人民的公仆,本来为人民做好事,替他人作想是自己的职责,是天经地义的事。但由于社会的不良风气作祟,为人民做了好事,多做一点好事,就认为不得了。不做事或不做好事也司空见惯,认为是正常现象,因此一些做了好事的人,常担心害怕,生怕什么时候出问题,处处都要表现自己好,自己行,办事如履薄冰。事实上,哪一个人敢保证自己真的完美无缺,敢认为自己真的自高无上,就是神仙也有毛病。
谢延信也是全国道德模范,他几十年如一日服侍老岳母。受到表彰和没受到表彰,他都认为是一个平常人应该尽的义务,该做的事情。无论是在家或是记者采访,他都看得很淡,还象过去一样,该照顾老岳母就照顾老岳母,该吃饭就吃饭,该睡觉就睡觉,活得自自然然。
我常想一个人无论干了多么惊天动地的事,无论多么了不起,无论是默默无闻,无论是生长在闹市还是在边远的山区,但都要回到自己的本来面目。做一个平凡的人、平常的人,不被外在的东西所左右,不被虚无的世界所干扰,其心空灵洒脱,一句平平常常才是真确实是至理名言,平平常常过日子舒坦自在,在平平常常中生活,才有快乐和幸福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