消除贫困地区孩子的“阅读饥渴症”
前不久,媒体报道的一条新闻吸引了公众的眼球:中西部一些贫困地区的孩子缺乏大量合格正版的新华字典。这次宁夏贫困地区小学藏书极度匮乏,再次暴露出贫困地区孩子的阅读窘境。
今年暑假,广东某高校组织学生对中西部贫困地区的小学生阅读现状,开展了一次实地调查。结果显示,有近三成的农村小学图书馆藏书不到百本,平均每名学生一个学期还借阅不到2本课外读物。并且这些读物,还多为教辅材料,甚至一些家庭用书、农技书籍也充斥其中,很难激起孩子的阅读热情。一些学校的老师坦言,“我们这里的孩子患上了‘阅读饥渴症’”。
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这样一段名言:“30年的经验使我深信,学生的智力发展,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。”在现代社会,一个人知识层次的积淀,不仅取决于他学了什么,而且取决于他读了什么。对于对知识极度渴求的少年儿童,课本教育已远远不能满足其对知识的要求,更不能满足当今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。贫困地区经济条件落后,教育发展水平受到相应的局限,这可以理解,但这决不能成为制造孩子“阅读饥渴症”的理由。
为贫困地区孩子打开阅读之门,满足其阅读需求,需要我们全社会共同努力。如果你是孩子的家长,请尽量挤出有限的资金,为孩子多买些课外读物,并且和他们一起分享阅读的乐趣;如果你是一位老师,请在课余多为孩子们组织一些读书交流活动,尽力扩展他们的视野;如果你是一位校长,请更加注重学校图书馆的建设,为我们的孩子创造更好的阅读条件;如果你是一位作家,请深入农村一线,创作出更多孩子们喜欢的精品力作。
当然,政府作为公共服务的提供者,更不能在化解孩子“阅读饥渴症”上缺位。在转变观念、加大投入的同时,注重从基础和细节出发,发现问题,解决问题,在整体上提高贫困地区孩子的课外阅读质量。(徐娟)